ESG政策在再保险承保过程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承保时通常纳入考量的环境和社会因素以及再保险公司正在探索的ESG机遇。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格局中ESG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可能影响(再)保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的最新进展。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风险是全球(再)保险业向社会提供风险保障服务的核心所在。一方面,行业有责任为个人、公司和社会提供财务保障,助其抵御多重ESG风险(例如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意外风险、健康风险,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风险等),另一方面,(再)保险行业自身的业务也直接面临气候变化等ESG因素的影响。
此外,行业还有责任回应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ESG政策和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
在这篇短文中,我们将探讨再保险行业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和期望,特别是ESG因素对行业承保偏好和趋势的影响。
我们选取六家主要欧洲再保险公司和三家北美再保险公司,对其ESG承保政策和目标进行了基准测试。[1]结果显示,欧洲与北美的再保险公司之间以及九家再保险公司相互之间的ESG政策都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测试涵盖的六家欧洲再保险公司都制定了到2050年的净零排放承诺目标,适用于运营、承保和投资业务,而北美三家再保险公司中则均无此承诺(参见图1)。
再保险公司的ESG承保策略主要涉及从直接保险及临时分入再保险业务组合中筛选和排除高ESG风险公司(和资产)。合约再保险业务组合中存在的缺乏数据细节的问题,限制了再保险公司在承保这类业务时做出ESG承诺的能力(参见图2)。
少数再保险公司还制定了支持新兴市场和前沿市场实现“公正转型”的参与政策,为某些高ESG风险的公司或项目在一定时限内提供目标导向的管理规划。
*截至2023年5月
资料来源:再保险经纪报告、再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联合国可持续保险原则网站
资料来源:再保险经纪报告、再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深入分析再保险公司采用的ESG承保限制,我们发现在环境限制方面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资料来源:再保险经纪报告、再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资料来源:再保险经纪报告、再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与环境相关的承保限制不同,测试涵盖的再保险公司中,基于社会因素的承保限制大相径庭。
资料来源:再保险经纪报告、再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资料来源:再保险经纪报告、再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尽管多数再保险公司的ESG政策都以排除清单的形式体现,但一个真正符合巴黎协定要求的清洁转型计划还需要其积极支持新的低碳技术和转型产品的发展。对于再保险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发展机遇。
然而,由于缺乏历史损失资料,以及这些新技术的风险敞口数据有限,针对新兴ESG技术的承保流程可能相对复杂,保费也可能较高。
资料来源:再保险经纪报告、再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对(再)保险来说,ESG并非新兴产物。早在2012年,联合国环境保护署的可持续保险原则就已经出台生效。而如今,针对ESG的监管框架和法律法规正不断完善收紧。过去几年,监管机构已经加强举措,评估可持续性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以及信息披露的成熟度。
全球其他监管机构也在推行类似的压力测试和情景测试,并考虑将这些情景纳入(再)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和偿付能力评估(ORSA)报告中。
此外,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和欧洲监管机构[6]还在研究漂绿风险,并考虑将其整合成为一项监管工具。[7][8]
目前,ESG标准仍持续发展变化。全球已有多个ESG框架,从不同维度衡量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例如,联合国全球报告倡议(GRI)、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可持续核算会计准(SASB)以及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和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框架。[9]
不同机构的ESG评级/评分/排名方法也不尽相同。举例而言,MSCI的相对行业评级采取7分制(从AAA到CCC);Sustainalytics则根据ESG风险敞口和风险管理举措将公司分为5个等级(0到>40分之间)。标准普尔和路孚特均采用百分制,但两家机构的数据来源和对不同ESG议题的评分权重又有所不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分校(MIT Sloan)的一项分析指出,上述五家知名ESG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的平均相关性仅为0.61(相比之下,穆迪和标准普尔对公司的信用评级的相关性为0.99),其ESG评级数据的广度、权重分配和评估方式截然不同。[10]
面对这一问题,各国决策者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来制定共同的ESG监管标准,并为可持续活动制定标准的分类方法。但在目前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再)保险公司还需要采取更为主动传递己见,选择最符合自身ESG发展目标和原则的框架。同时,(再)保险公司自身对项目的环境和社会资质的判断也非常重要。
尤其是当一项举措在推进某些ESG目标的同时又可能破坏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时。例如,水电项目可能提供廉价的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建水坝也可能破坏周边地区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迫使当地居民流离失所。政策、ESG框架和评级机构在评估这类议题时所用的标准可能并不相同。
面对这种复杂的ESG问题时,(再)保险公司不仅需要深入了解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可衡量和不可衡量的影响,还应当明确自身积极推动实现的ESG目标。
[1]资料来源:截至2023年5月,再保险公司公布的ESG战略文件,最新可持续发展报告及网站信息。
[2]安盛集团:《支持抵消:保险在抵消排放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Enabling the offset; what role can insurance play in offsetting emissions),2022年11月
[3]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EIOPA):关于将可持续风险纳入《偿付能力II》(Solvency II)和《保险分配指令》(IDD)授权法的技术建议(Technical advice on the integration of sustainability risks and factors in Solvency II and the Insurance Distribution Directive),2019年4月
[4]英格兰银行:2021年气候双年度探索情景测试结果(Results of the 2021 Climate Biennial Exploratory Scenario (CBES)),2022年5月
[5]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拟议加强和规范针对投资者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SEC Proposes Rules to Enhance and Standardize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 for Investors),2022年3月
[6]欧洲监管机构是指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EIOPA)以及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
[7]《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推迟发布新的反漂绿规则》(FCA pushes back publication of new anti-greenwashing rules),2023年3月29日,Pensions & Investments
[8]《洲监管机构启动漂绿研究》(European regulators launch greenwashing study),2022年11月15日,ESG Today
[9]TCFD指代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指代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
[10]麻省理工学院管理斯隆分校:《为何ESG评级差异如此之大(以及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Why ESG Ratings vary so widely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2019年8月26日。